关于差分对、对间等长和以太网接口绕线的疑问
画千兆以太网接口,有4组差分对,每对静态相位误差设置的是5mil;但同时这几组差分对相互之间有等长约束。粗略的连好之后准备绕线,但是有一些疑问:1.RJ45母座对PHY引出线的线序:我的和TI评估板的(我是参考TI评估板进行设计的)不一样。我选用的网口母座:
TI评估板的出线线序:
由于上述两种RJ45母座线序不同,导致引出差分对的难度也不同,显然后者要更加整齐。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常见的?使用这两种不同的RJ45母座,会不会导致后续调试用的网线也有区别?
2.TI评估板在CM管理器中没有对差分对对内等长做任何设置,连SPhase都没有:
仅仅是将4对差分对的8根线做了Match Group,长度误差控制在25mil,还没有指定Target:
它这样做,每一组的对内等长容差是多少呢?
3.我的原理图上,有抗浪涌设计。如图:
注意,这里保护器件并非串联在8个net上,而是从这8个net中引出,通过保护器件接到地。这时候4组差分对的对间等长依然可以通过设置pin pair来组建Match Group。但是同时我设置了每组差分对的SPhase,那么软件在计算时会将net到保护器件的这段路径也考虑在内,这时候该怎么处理呢?
此时没有必要设置差分对的对内差值了。只需要设置8个管脚对的等长组即可。另外,在绕线的时候,注意下,差分对内部的管脚对两根线长度差值绕成5mil以内即可。 小哥 发表于 2017-12-11 19:34
此时没有必要设置差分对的对内差值了。只需要设置8个管脚对的等长组即可。另外,在绕线的时候,注意下,差 ...
至于差分对内部5mil差值怎么去判断,我个人建议绕完线通过cm就可以根据数值判定,没有必要再去单独把2个管脚对搞成等长组了。 小哥 发表于 2017-12-11 19:37
至于差分对内部5mil差值怎么去判断,我个人建议绕完线通过cm就可以根据数值判定,没有必要再去单独把2个 ...
哇,坛主驾到~
谢谢啊 楼主TI评估板的文件能不能共享一下,想学一点以太网的布线 正在学习差分规则约束。。 TI评估板的文件能不能共享一下,想学一点以太网的布线,谢谢!!! bingshuihuo 发表于 2017-12-13 09:52
TI评估板的文件能不能共享一下,想学一点以太网的布线,谢谢!!!
额,这里不能上传brd文件。压缩以后又太小,你可以直接去官网下载:
http://www.ti.com.cn/general/cn/docs/lit/getliterature.tsp?baseLiteratureNumber=sprr196&fileType=zip
小哥 发表于 2017-12-11 19:34
此时没有必要设置差分对的对内差值了。只需要设置8个管脚对的等长组即可。另外,在绕线的时候,注意下,差 ...
这个有必要控制4对差分对做一起等长?
我好像一直做得都是,4对差分对各自误差5mil,没有设置所有等长? 王开鑫55 发表于 2017-12-14 09:09
这个有必要控制4对差分对做一起等长?
我好像一直做得都是,4对差分对各自误差5mil,没有设置所有等长?
建议还是做对与对之间的等长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