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评审报告]三星ARM核心板
1、器件没有放置完全,网络没有连完。
2、目前过孔距离60,建议200mil左右间隔打孔,过孔太密会降低板子硬度。
3、L3层参考第二层,箭头处走线跨分割了,稍微调整下L3走线即可解决问题。
4、DDR差分对需要做阻抗,参考第5层板,优化第5层板铜皮区域,让这对差分对有完整的参考平面。
5、设计非常不合理。地址线对应的线宽太粗,导致间距太近,串扰会很大,请调整。
6、针对DDR/DDR2/DDR3走线,没有任何必要弧形走线,为了更好的设计效率,建议45度走线,更方便后期优化!因为弧形线不好调整的哦!
7、建议减小第5层板铜皮到过孔的间距。
8、建议加大铜皮宽度,满足载流!其他铜皮区域同样的请仔细检查下!
9、USB座子焊盘建议使用十字花连接,插件座子的GND管脚建议与铜皮的间距改为8mil,方便焊接!
10、不过不要打在焊盘上。
11、输入端过孔,建议放在电容下方,滤波效果更好。
12、输出端过孔,全部放在C158电容上方。
13、电容地焊盘、IC地焊盘附近都加上4个过孔。
14、板中其他电源模块参考上方建议修改。
15、器件上移,走线更短!这根ODT线常规宽度即可,不需要粗线。
16、重点处理DDR走线部分、电源模块的设计、优化板子的过孔(太密太乱,有点随便打的感觉)!
还需好好加油,板子只是处于连通的水平!